故事探珍《第二集》
16 02-2015
蠶蛾出繭的掙扎

蠶蛾出繭的掙扎--心印法師提供

學校裡,老師教小朋友觀察蠶的生態時,教小朋友做養蠶的實驗,當蠶寶寶從幼蟲養到成蟲後,蠶會吐絲做繭自縛,然後自己在繭內,變成一隻不吃不動的蛹,再過一些日子,蛹會變成蛾,咬破繭出來下蛋繁殖牠們的下一代。

小明養的蠶已作繭成蛹了,有一天小明發現蠶繭微微的在搖動,他知道蛹已變成蛾,就要破繭出殼了,很高興的守在一邊觀看蠶蛾破繭出殼的情況。蠶繭動了很久,沒有一些進度,小蛾好像盡了最大的努力都沒有辦法出來,於是小明決定幫它一把,找來一雙剪刀將繭的盡頭剪開。小蛾就毫不費力氣輕輕鬆鬆的從剪開的盡頭出繭殼了。

但是這隻蠶蛾的形態有一點特別,它的身體肥腫,翅膀又細又弱。小明繼續觀察,以為小蛾的翅膀會漸漸變大而它的身體會越來越小。看了很久,這隻小蛾只能托著肥腫的大身體和細弱的翅膀,在地上爬著走,看來它永遠也不會飛行。

小明不了解大自然對蛾蝶的生命力,有一個很奇妙的設計,就是蛾蝶必需經過這個掙扎過程,才會有生命力,當細小的身體從小孔掙扎出來時,就可以將身體裡的體液壓進它的翅膀裡,成為牠將來飛行的營養素,所以必需要從繭殼掙扎出來的蝴蝶才會有生命力,蝴蝶出繭的掙扎,是為著牠將來飛行需要的裝備作努力。

小明看小蛾爬著走一會兒就死翹翹了,很傷心的把經過情形告訴爸爸,爸爸向他解釋說:『蠶蛾要面對過破繭的困苦掙扎,出殼後才有生存的生命力量,你幫它剪破蠶繭,蠶蛾雖然不用吹灰之力就能出繭,但他的生活力量卻還沒培養出來,所以出了繭殼之後,就沒有生存力量了。』

*** *** *** ***

故事探珍:

我們的生命也是一樣,在成長中也是要經過重重生活壓力的掙扎困境,才能培養出面對生活的堅韌願力。雖然人生是苦、空、無常的,但人生的理想,一生無法造就的願望,憑藉願力,來生也有可能成就。就像菩薩修證佛果,雖然需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長修行歷程,憑藉菩薩上求下化的願力,就能產生護導自己、支持自己的修行力量,不斷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歷程中,生生世世將佛果的萬德莊嚴出來。

願行可以成為一個人爭取目標的精神依靠,就如蠶寶寶有想要出殼的願行,牠的努力就能夠隨願而成,但實踐願行時,想要得到願行的自在力,必定要修習忍力及精進力,在這兩種力量的推進下,自然就能夠成就願行功德。

一個人如果要發願,必定要以求真的精神力行自己的願行,這樣才有可能在願行中得到自在力。願行的自在力,不是一朝、一夕、一時、一刻就能夠產生的,就如蠶寶寶的出殼,也不是可以不用吹灰之力就能出殼的,這是要面對破繭的困苦掙扎,才會有出繭的生存力量。願行的力量也是一樣,就是要從時刻的體驗中,漸次認可、接納、增長願行的求真毅力,對願行的實踐,才能夠有勝任的自在力。

生命裡面的掙扎是我們生存必需有的過程,我們在教養孩子時,很容易就成為剪蛹繭的人,愛之反而害之,這是要去注意的問題!如果老天允許我們順利地過一生,我們也許就此不會變得堅強,也不會成長。所以當我們碰到有逼迫或苦難時,記得,努力去掙扎束縛,最後就會明白真理在自己身上的設計。

把一塊重石頭放入水中,石頭自然會沉落水底,如果我們違反常理叫石頭浮起來,會因為我們的祈求方式不合理、不如法,石頭無法如我們所求浮出水面。學佛能讓我們在重重生活壓力中,學習到更理性的生活方式,但願人人都能薰習到幾分學佛精神,作為成長自己願行的營養素。

要的條件,是在「善意」的發露,荒唐的關懷,若有發露出「善意」的關心,這當中也會有令人陶醉的溫馨人情味。布施修善,凡有所施,都拿出尊重、恭敬、誠懇、慈悲的喜捨心修布施,即使受施者拿受施錢財造惡業,這當中布施者也會有其善行功德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