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探珍《第二集》
16 02-2015
毗蘭若村長的供養

毗蘭若村長的供養--心印法師提供

佛陀應化人間時,有一天,帶領著五百比丘,由須賴婆國轉向毗蘭若村的途中,投宿於路旁的森林裡。

毗蘭若村的村長,過去是信奉婆羅門教的,後來聞知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為眾生演說宇宙人生的妙法,因為信仰佛陀的聖格量,才改信佛教。這天村長聽說佛陀將光臨毗蘭若村,就抱著千載難逢的機會,先到佛陀安住的森林裡,求見佛陀。

村長見了佛陀,頂禮說:『佛陀!我是離這裡不遠的毗蘭若村的村長,欣聞佛陀蒞臨本村,覺得非常榮幸,今天專程趕來恭請佛陀和諸比丘,在本村作三個月的雨季安居,我願負責一切的供養,請佛陀慈悲接受。』

佛陀知道村長對佛教尚無正念信仰,推辭說:『你的誠心我知道,但是我的弟子太多了,恐怕會麻煩你,我想,還是不要打擾你為好。』

村長聽了,苦苦哀求說:『不,佛陀!我的村子雖是小鄉村,我自信尚有充分力量可供養佛陀和諸比丘,請佛陀不要掛意,無論如何請接受我的供養。』

佛陀看他如此堅決的邀請,只好點頭答應了。村長獲得佛陀的同意,欣然回到村中,準備要安排一切供養人事。

道知道了這件事,心中一時無法平衡,嫉怒交加,便在村長回家以前,在村長屋中設置奇花異草,排設酒肉美果,招來美女如雲,使村長一進到屋中被酒色所迷,智慧頓失。

村長在自家樓閣過了一夜的熱鬧生活後,第二天就迷戀不捨了,他吩咐屬下說:『我從今天起,要在這高廣樓閣度過三個月的雨期,無論是喜是惡,一切事情都不要傳報到我的耳中。』村長就這樣成為外道的俘虜,完全忘記了供養佛陀的事情。

很不幸的,毗蘭若村忽然遭遇蟲災,農作物失收,全村陷於饑饉的狀況中,百姓三餐都吃不飽了,當然沒有人肯布施一點米水給在森林中結夏的佛陀及比丘們。佛陀和諸比丘弟子只好在毗蘭若村的村外森林中,以森林的野果野草充饑,忍耐著飢餓,過著結夏安居的日子。

當時,曾經有一個販賣馬匹的商人,由波利國帶了五百匹馬,經過佛陀安居的森林,商人見到這種情況,先對比丘說:『我沒有什麼糧食可供養諸位比丘,不過給馬吃的麥穀,也可以做為食糧,如果你們不嫌棄的話,我就留下馬糧供養諸位比丘。』

比丘聽了感激的說:『你的盛情,我們很感謝,但是沒有佛陀的許可,我們不能領受你供養的馬糧,待我們回去請示佛陀後,方能決定。』

佛陀看到弟子們如此尊師重道,向他們讚嘆道:『陷於如此饑餓的情況中,還能保持一份「少欲知足」的修養,不敢違背我的教示,我很安慰。既然有此因緣,你們大家可以去接受商人的馬糧供養!』

於是,諸比丘紛紛接受了馬糧,阿難得了一份,磨作麥粉和水漿供奉佛陀。目犍連看到整個僧團陷入這樣可憐的情況,稟告佛陀說:『佛陀!我想了很久,在這裡安居已沒有辦法得到食物了,我想運用神通力,到別的地方搬運米糧來。』

佛陀聽了阻止目犍連說:『目犍連!不要這樣做,雖然以神通力能搬運食物來,但是宿業因緣,仍然不能消滅,隨緣了業,忍耐是最要緊的!』目犍連聽了佛陀的指示,低著頭退走了。

苦惱的三個月雨季安居生活,在忍耐中過去了,佛陀和諸比丘餓得消瘦異常。解夏當天,佛陀對阿難說:『阿難!你跟我一起到毗蘭若村長的居處走一趟吧!』於是阿難隨從佛陀去到毗蘭若村。

沉溺在五欲歡樂的毗蘭若村長,恰巧在樓閣上觀看外面的風景,突然看見佛陀與阿難的消瘦身影走向他的居處,頓然記憶起自己承諾供養佛陀及諸比丘的事,一時自疚難當,昏眩過去,等到醒來,飛也似的跑到佛陀面前,痛哭流涕地說道:『佛陀!多麼可怕呀!我竟被五欲所迷惑,欺騙了聖人,種下無量無邊的惡果,請憐愍我,這不是我願意的,我是中了魔王的迷惑,請接受我的懺悔吧!』

佛陀靜靜的聽村長的懺悔,然後對村長說:『不錯!你已經種了罪惡的種子,邀請僧眾安居又不供養,這不是太愚癡了嗎?但是,我能體念到你最初的發心,如果你有真正的懺悔,我會重視你那一份懺悔的虔誠。』

村長又再次懇切的哭倒在佛陀面前說:『我已至心懺悔,請佛陀視察我的心,從今天起一個月間,請接受我的供養,讓我以功補罪。』

佛陀聽了拒絕說:『毗蘭若村長!我在郊外渡過三個月的安居,住於一處。現在已經解夏,雨季的安居日子已過,還有許多眾生在等待我的救度,我現在就馬上要離開了。』

村長看佛陀去意堅決,以哀求的眼光看看佛陀旁邊的阿難,又哀求說:『阿難尊者!請您代替我向佛陀說情吧!請佛陀顧念我的懺悔,至少明天給我供養,當做惜別的餞行,並給我有向諸位比丘至心懺悔的機會。』

最後佛陀允許了村長的請求,第二天接受了村長的餞行供養,飯食後即帶領諸比丘離開了毗蘭若村。

*** *** *** ***


故事探珍:

從故事的情節,我們可以看到佛陀應化人間,在隨緣中有他的超然修養,不該離開的時候,任何困難逼害,他也都能忍受;該離開的時候,任何力量,任何勸說,也不能阻止他離開。

追求世法的人與追求出世法的人,面對世事所表現的生活情趣,各有不同的趣向:追求世法的人是「一靜不如一動」,他們常常會去尋求熱鬧的生活,一旦生活冷淡下來,便會有失落的沉悶感,身心無所適從;追求出世法的人是「一動不如一靜」,他們只講求隨緣應對世事,不喜追求熱鬧的生活,但在淡泊平靜的生活中,仍然有充實的輕安感,這是一種身心寂然的安樂。

由於追求世法與出世法的人,生活情趣迥然不同,所以修出世法的修行人若與追求世法的人共住一舍,往往會產生許多無必要的困擾,因為追求熱鬧寄情的人,無法領受修行人的冷淡情感,於是便會無中生有的猜忌修行人的生活心態,不但將自己導入無必要的是非煩惱中,也將修行人拖入莫名其妙的煩惱困擾。

一個人在生活中,除了物質以外,還有很重要的精神存在,所謂精神,就是一個人的思想見解,一個人內心的認識,所以學佛的人如何過自己的精神生活,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。

精神生活是要從心裡的空間去開拓,也就是要開擴我們自己的心胸。佛法描寫一個人的心量,空間之大心包太虛,可以容納三千大千世界,不論什麼人,如果能夠叫自己的心裡空間不斷的擴大,就能夠如大海一般的容納百川,如泰山一般的承受土壤,對一切人事的糾紛,世俗的困擾,就有了承受的精神力量。

凡夫俗子所要追求享受的快樂,是由感官得來的,用眼睛看電影、看電視,感覺得很快樂;用嘴吃山珍海味感覺很快樂;用耳朵聽好音樂感覺很快樂,但是從感官得來的快樂,容易過去,有時候甚至會樂極生悲,唯有向內心追求的精神快樂,才是最究竟的快樂。

古來很多大德,都是在精神生活中超越物質生活的欲望,所以無論住高樓也好,住茅蓬也罷,每一個時辰,每一個地方,都會得到稱心滿意的生活安樂,這就是佛陀和諸比丘能隨緣度過三個月苦惱安居生活的所以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