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探珍《第一集》
05 03-2015
成功之道

成功之道--王淑慈記錄

(心印法師講於中委志工關懷共修日)

在一個《財富人生》的電視節目,有一次訪問一位當今頗具知名度的青年企業家,節目漸近結束時,按照慣例,主持人提出最後的一個問題, 請教接受訪談的人,問他的事業成功的最關鍵因素是什麼?

這一位青年企業家,沉思片刻之後,沒有直接回答問題,他以平靜的神態,向節目主持人,說一段故事, 他說:

有一個大學生,剛畢業就去法國留學,在法國生活一段日子以後,漸漸的他發現法國車站幾乎都是開放式的,不設檢票口,也沒有檢票員﹔甚至連隨機性的抽查都非常少。這個留學生憑著自己的聰明,從此以後便經常逃票上車,他為自己違法的行為,找到了一個寬慰自己的理由,就是:『我是一個半工半讀的窮學生,能省一點是一點。』

四年過去了,這個留學生,不但有了名牌大學畢業生的金字招牌,也有優秀的學業成績,他充滿自信進入巴黎一家跨國公司的大門應徵業務員。數日之後,他接到公司拒絕採用他的通知。

這個留學生為了要瞭解不受錄用的理由,寫了一封措詞懇切的電子郵件,發送給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,麻煩告知不受錄用的理由。

當天晚上,他就收到了對方的電子回覆郵件,信函中這麼說:
我們十分賞識您的才華,但我們調閱了您的信用記錄後,非常遺憾,在您的信用記錄中,有三次乘車逃票記載。這一點我們認為至少證明了兩點:
1.你不尊重規則。
2.您不值得信任。
所以敝公司不敢冒昧地錄用您,請見諒。道德常常能彌補知識的缺陷,但是知識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。

這個留學生,一直到此時,才如夢初醒、懊悔難當。這份回函的內容,真正讓他產生一語驚心感動,就是最後那一句話:『道德常常能彌補知識的缺陷,但是知識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。』

第二天,這個留學生就結束他的異國生活,啟程回國了。

青年企業家說到這裡,結束他的故事。主持人感覺困惑,請教青年企業家:『您說這個故事是用來說明您的成功之道嗎?』

青年企業家回答:『是!因為故事中的留學生就是我,我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,就是有「道德常常能彌補知識的缺陷、但是知識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」的驚心,將昨天的「絆腳石」,當成今天的「墊腳石」,重新建設自己的人生觀,才有今日的事業。』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故事探珍:

人生總是會踢到「絆腳石」,要學會將「絆腳石」當成「墊腳石」,把煩惱的人、事、物,轉化成為幫助自己修行的因緣。

佛經說:『貪欲如同花朵,瞋心如同蜜蜂,愚癡如同米糠。』這是形容「貪、瞋、癡」的煩惱,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苦惱。

經句「貪心如同花朵」,這是形容人的貪欲行為,如同花朵的開放現象一樣,追求這樣、追求那樣,用追求到的物質來炫耀自己的富麗,就如同盛放的花朵在炫耀自己的美麗。但是美麗的花朵凋謝時,它的姿容就消失掉了。

貪求這個,貪求那個,就是給我們擁有全世界的財富,自己所使用的,一天也僅享用三餐,夜眠也只不過八尺的空間,多貪求一件東西就給自己多增添一份累罪,所以不要把生命力耗在個人的物欲上,要把生命力奉獻在群眾的福利上,因為我們個人一日的生活所需,都是百工的心血所成就的。

經句「瞋心如同蜜蜂」,這是形容人的瞋恚,如同蜜蜂咬人一樣,反而會傷害到自己。因為蜜蜂咬過人之後,會折損牠的吻針,失去牠的生命。發瞋怒心絕對不能解決問題,瞋火帶來的,是無明的煙霧,不但會傷害到自己身體的健康,也會危害他人身心的安寧,而且還會將自己平日辛苦建立的功德林焚燒殆盡,可以說「一念瞋心起、百萬障門開」,只有為自己製造一些生活煩惱而已,一無是處。

經句「愚癡如同米糠」,這是形容人的愚癡,如同白米的光釆被米糠遮蓋。愚癡並不是沒有知識,一個很有知識的聰明人,如果他的知識生病了,就如同白米的光釆被米糠遮蓋,這時他就無法將知識轉作智慧,變成一個愚癡的人了,他的所作所為,都會為自己和他人製造一些生活煩惱。

所以在貪瞋癡煩惱心念上打轉的人,因為他的內心沒有祥和的心境,就不可能有安樂的生活。

記取故事中「道德常常能彌補知識的缺陷、但是知識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」的警示語!不管自己的人生因緣是如何,用「道德來彌補知識的缺陷」,人生的「絆腳石」就能成為人生的「墊腳石」,將煩惱的人、事、物,轉化成為幫助自己修行的因緣,人生就有安樂的生活。